浅谈孙中山博爱思想的时代性和实践性

2011-06-01 15:16:16 罗小坚 赖倩仪 分享

博爱是孙中山政治学说的其中一个核心思想,孙中山先生把博爱视为理想的最高境界和追求的最远目标之一,认为博爱是“人类宝筏,政治极则”,即“救世、救人、救国三者,其性质皆为博爱”。笔者崇尚孙中山博爱思想,现就其时代性、实践性作简要论述,谨供同志们商榷。

孙中山博爱思想的时代性

孙中山先生既是一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,同时又是一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。“自由、平等、博爱”的口号,显然是孙中山先生从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那里接受过来的,但因其深受中国传统博爱观念的影响,将“博爱”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“仁”加以糅合,使其博爱思想既带有中国传统道德“仁”的涵义,又包含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“民主、自由、平等”的内涵,可见,孙中山博爱思想具有显著的时代性。

孙中山博爱思想糅合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。孔子的“泛爱众”,墨子的“兼爱”,汉代董仲舒的“仁者所以爱人类也”,博爱观念在中国可谓由来已久。博爱,按照中国传统思想来解释,即所谓仁。孙中山先生说:“据余所见,仁之定义,诚如唐韩愈所云‘博爱之谓仁’,敢云适当。博爱云者,为公爱而非私爱,即如‘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;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’之意,与夫爱父母、妻子者有别。以其所爱之大,非妇人之仁可比,故谓之博爱。能博爱,即可谓之仁。”孙中山先生提倡博爱,实质上是要唤起人们的仁爱良知,以建立一种人与人普遍互爱的关系,博爱人民,博爱人类。

孙中山博爱思想与建设和谐社会有共通之处。儒家的“仁者,爱人”、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主张以爱人之心调和社会人际关系;墨家的“兼爱”,即爱一切人,不分阶级差别,都要同等地爱。这些博爱主张,体现了中国古代先人们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。孙中山先生在继承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基础上,提倡通过道德的感化,使人们在互助与博爱的精神启迪下,努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贫富的差别,促进人与人、阶级与阶级、民族与民族之间相爱与互助,实现人类的幸福和大同。孙中山先生力图以博爱思想建立的大同社会,作为一种社会理想,其实质与建设和谐社会是相通的。

孙中山博爱思想的实践性

博爱是一种思想,一种理念,需要人们付诸行动来体现,孙中山先生本人一生都在努力不懈地实践。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、热爱人民,以“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,以拥护国家及民众之利益”为己任,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、民主自由、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了一生;孙中山先生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博爱思想,使“地尽五洲,时历万世,蒸蒸芸芸,莫不披其泽惠”,使其成为“人类之福音”。可见,孙中山博爱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。

孙中山博爱思想应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。在中国,自古以来“仁义”就是衡量人们道德的准绳,但是,在商业充分发达、物欲横流的今天,不少人见利忘义,为金钱权欲急红了眼、打破了头,为追求物质金钱丢掉了起码的道德价值。由于经历了几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,文化出现了断层,在面对市场经济浪潮冲击的时候,不少人理想信念破灭、生活目标迷失,我们的精神世界、道德价值体系受到了严重的侵蚀破坏。目前,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,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提升,还需要精神道德的完善。我们大力宣扬孙中山博爱思想,以其作为行为准则,推动人与人之间建立平等、互助、互信、互利的和谐社会关系,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社会资本。

社会上屡见爱心行动是孙中山博爱思想的体现。经过多年来的精神文明建设,随着生活的好转,人们感恩社会、回馈社会的意识日益增强,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公益活动、投身慈善事业:广东乐昌水灾中的“情义广州”活动,市民自发地为灾区捐赠粮油衣物并亲自送到村庄;冰雪灾害时大量义工到广州火车站送衣物和食品;汶川大地震无数的志愿者前往灾区参与救援工作,许多企业和市民捐钱捐物……。越来越多的NGO组织诞生:赵广军热线、格桑花、狮子会……。他们活跃于扶贫、助残、助学、救灾等领域,大爱无疆,大爱无言,无不体现孙中山先生的“拯斯民于水火”的博爱思想。这一切,让我们看到了爱心的回归,感受到博爱的力量。或许,这是大灾大难面前爱的自然流露;或许,这是感恩社会、回馈社会的朴素表达。然而,这却闪烁着实践博爱之光。

随着改革开放,社会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,人们也从对物质的追求开始转向精神方面的追求,然而,由于道德观的扭曲、信念的缺失,人们苦闷、迷惘。宣扬博爱精神,让它成为拨亮人们心灵的明灯,让人们回馈社会、关注公益,在社会服务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,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,更好地践行孙中山博爱思想。让人们不仅要当好一名博爱精神的学习者和宣传者,还要当好博爱精神的实践者和创新者,让孙中山博爱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生根、开花、结果。 

阅读全文
相关阅读